激光粒度測試儀是一種性能優(yōu)良的粒度分布儀,它采用進口的半導體激光器,功率大、壽命長、單色性好;采用專門設計的由大規(guī)模集成電路工藝制造的大尺寸高靈敏度光電探測器陣列;采用蠕動循環(huán)泵和微量樣品池兩種進樣方式;采用全程米氏理論和多種分布模型的數(shù)據(jù)處理方式;采用高精度的數(shù)據(jù)傳輸與處理電路等一系列先進的技術和制造工藝,使該儀器具有準確可靠、測試速度快、重復性好、操作簡便等突出特點,是集激光技術、計算機技術、光電子技術于一體的新一代粒度測試儀器。
激光粒度測試儀的測量原理:
當光束前進過程中遇到顆粒時,將發(fā)生散射現(xiàn)象,散射光與光束初始傳播方向形成一個夾角θ,散射角的大小與顆粒的粒徑相關,顆粒越大,產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小;顆粒越小,產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大。這樣,測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的強度,就可以得到樣品的粒度分布了。
隨著粉體技術的發(fā)展,對粒度分析儀的性能要求在逐步的提高,特別是粒度儀的量程要求越來越寬。測量下限要求達到幾百甚至幾十個納米,測量上限要求達到一千甚至幾千微米。這對新型激光粒度測試儀設計者提出了極大的挑戰(zhàn)。
顆粒越細,散射光的角度越小,微小顆粒的散射光甚至在360度范圍內都有分布。為了拓展儀器的測量下限。需要有非常規(guī)的光學設計。顆粒越小,分布在360度空間范圍的散射光光強差越小,當顆粒小到一定極限,光強差將小得幾乎難以被分辨出來。這時就到了激光粒度測試儀的測量下限了。光學設計上的障礙和散射光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常規(guī)激光粒度測試儀的測量下限一般在0.02微米左右。當顆粒較大時,同樣也會遇到技術困難。大顆粒的散射角度很小,不容易分辨和測量。要想有效分辨大顆粒的光強分布??梢院唵蔚睦L聚焦鏡頭的焦距(例如500甚至1000毫米以上),但是焦距大將導致激光粒度測試儀的體積大幅增加,且非常不便于小顆粒的大角度散射光探測。同時對鏡頭的加工精度要求也會更高。這個技術難點使得常規(guī)設計的激光粒度測試儀的真實測量上限很難超過1200微米。